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新闻通气会_产品展示_火狐直播app_官网免费下载
全国客服专线

400-622-000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火狐直播app下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新闻通气会

预约看现场
来源:火狐直播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11 09:15:18

2023年11月22日19:00,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

  2023年11月22日19:00,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介绍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的举措和成效,以及实施“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华介绍山东省坚持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强力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有关情况。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玉杰介绍滨州市坚持科创赋能,打造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滨州实践”有关情况。通气会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主任方进主持。

  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化“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等有关情况。出席今天通气会的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华,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杜玉杰。我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主任方进。

  今天,我们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商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三农发布,中国粮食经济、粮油市场报等20余家中央和行业媒体,以及山东省、滨州市主流媒体记者。在此,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

  首先,请周冠华司长介绍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的举措和成效,以及实施“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等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粮食安全,多次对节粮减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粮食和储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突出政策导向,围绕“四个重点”,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多措并举推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我就“十四五”以来推进节粮减损的做法成效作简要介绍。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确定了反食品浪费工作机制,明确了有关部门职责。同年,新修订实施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对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防止和减少损失浪费作出明确规定。《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草案对粮食节约作出专章规制。10月2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二审。系列法律和法规的制定,为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产后关键节点,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印发《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指导意见》,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粮食运输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进行通盘谋划部署,有效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1000万套。指导东北地区着力整治“地趴粮”,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服务,围绕节粮减损增效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农户科学储粮意识慢慢地加强。吉林省深入开展“地趴粮”整治工作,全省农户玉米立体储粮率达到90%以上,“地趴粮”减少近1300万吨。河北省开展“百社、百户行”活动,积极培育“农机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粮食产地烘干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高农村新型储粮主体科学储粮技术水平。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由十年前的8%降至3%左右。

  2017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深入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粮食损失。在夏粮、秋粮收购期间,我们重视各地天气变化,加强调度指导,充分的发挥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开展粮食烘干、清理等服务,切实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霉变,为确保“颗粒归仓”提供了有力保障。据调查,2022年,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农户1700多万户,清理粮食1.6亿吨,烘干粮食4500多万吨,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1200多万吨,在助农减损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实施“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等,大力加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我国粮食仓储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提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推进旧仓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粮仓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在首批59家粮食储备企业组织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以点带面、提质增效。

  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四合一”储粮技术(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在广大国有粮库普及应用,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居世界前列。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1.8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4600万吨。控温、气调、内环流、害虫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逐步的提升。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正在由“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保质保鲜、绿色优储”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迈进。

  粮食从原粮到成品粮需经过工艺流程。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消费误区。粮食过度加工、出品率降低不仅会造成数量损失,而且营养流失的隐性损失较大。因此,需通过标准引领、技术升级、科普宣传等,引导提高成品粮出品率,有利于促进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

  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小麦粉》、《菜籽油》、《小麦麸》、《发芽糙米》等一批节粮减损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工作,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大米适度加工技术规范》等36项节粮减损、适度加工标准制修订,不断推动构建完善的节粮减损标准体系。

  系列标准的发布,在引导粮食适度加工、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引领粮油加工公司提供更多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江苏创新加工工艺,提高大米留胚率达90%以上,在提升营养的同时,提高出米率3个以上百分点。上海支持智慧型柔性分层碾磨技术与装备,有效解决稻米加工长期存在的高增碎、高能耗、高米温问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划》,对科技兴粮、人才兴粮重点任务作出全面部署。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节粮减损等相关领域在全国共批复建设23家粮食技术创新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粮食储运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针对粮食清理、干燥、储藏、运输等环节明显问题,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为节粮减损增效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依托国家科技计划,聚焦绿色储粮、多式联运、粮油加工、营养健康等,组织并且开展科研攻关。指导有关科研单位研发不一样的绿色清理、干燥设备,开发散粮和成品粮公铁水联运高效衔接关键装备,持续开展全谷物健康食品创制相关研究工作,联合企业开发全谷物燕麦乳产品、萌芽全麦粉挂面、全谷物粉面包等新产品。完成大米适度加工控制模型技术探讨研究,应用实施《适度加工大米》企业标准。积极挖掘米糠、麸皮、豆粕等综合利用潜力,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每年定期举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周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八届。活动集中宣介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促进技术转化应用,普及粮油知识,倡导节约减损、爱粮节粮、科学消费。

  推进节粮减损,涉及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各环节,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作为粮食和储备部门,我们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凝聚粮食行业广大干部职员的智慧和力量,持之以恒做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

  在此,衷心希望媒体朋友们和我们一道,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共同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周冠华司长的介绍。下面,请王伟华局长介绍山东省坚持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强力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等有关情况。

  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格外的重视粮食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在前、开新局”,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扛牢大省责任担当,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产量,居全国第三位,2022年全国1.37万亿斤中山东贡献1108.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购销,常年从生产者购进粮食760亿斤以上,流通量3000亿斤以上;加工,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530亿元,占全国的1/8以上,稳居首位,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山东贡献。

  (一)节粮减损率先行动。2021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习亲致贺信。大会发布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和《山东粮食减损行动方案》,对助推我省节粮减损工作意义重大。山东积极行动,先行先试,在国家局的有力指导下,以集成改革创新为切入点,深耕“无形良田”,探索打造节粮减损新模式,切实转化为山东粮食工作的实际行动。

  (二)政策保障率先发力。在全国率先出台粮食风险基金结余动用方案,安排23亿元支持粮食绿色仓储、节粮减损建设,今年已下拨资金3.8亿元统筹支持项目建设。出台《山东省反食品浪费规定》,建立全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节粮减损纳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成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新修订实施的《山东省粮食收购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两部政府规章新增“降低粮食损失损耗”有关内容。

  (三)典型示范引领到位。滨州市开展“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管理、全过程增效的节粮减损“滨州实践”,建立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和副产物食用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发挥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作用,实现了粮食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粮食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德州市制定《全链条节粮减损行动方案》,创建全国“吨半粮”和“全链条节粮减损”双示范区,围绕颗粒归仓、微损存储、低耗运输、粮尽其用、文明餐桌和节粮家风“六大”行动,打造全链条节粮减损的“德州模式”。

  (四)社会宣传引导到位。通过央广、新华社、人民网等加强宣传,建成8家国家级和55家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推出纪录片《希望的田野》和全国首部粮油科普动画片《齐麦麦与鲁果果》,聘请知名主持人担任爱粮节粮大使。发布爱粮节粮倡议书,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基层,结合“齐鲁粮油”“六进”系列活动,发放爱粮节粮宣传册、明白纸。通过世界粮食日、科技周、储粮故事征文、爱粮节粮短视频大赛等形式宣传爱粮节粮,让节粮减损成为共识,深入人心。

  (一)收购环节服务减损。全省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80家,打通农民售粮“最后一公里”,减少粮食霉变、抛洒,促进粮食减损4个百分点。2018年建成以来,已累计清理烘干处理粮食超过900亿斤、节粮减损超36亿斤。滨州市安排36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烘干”服务,实现颗粒归仓。全省累计为农户配置98.8万个农户科学储粮仓,年均助农降损5个百分点,减少损失近1亿斤,每年助农增收约1.47亿元。

  (二)储存环节精准减损。提升粮食仓储管理绿色、规范、智能、精细化水平,在促进粮食储藏减损降耗的同时,不断的提高保质保鲜储存水平,从三方面发力打造“齐鲁粮仓”示范样板。一是信息赋能“智慧管粮”。依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推进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率先在全国上线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目前,省市县三级312个库区、2599栋仓房的地方储备粮全部实现远程在线监管,走在全国前列。二是仓储提升“绿色储粮”。投资9.2亿元推进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仓容41.6亿斤,提升保温隔热能力,推广新型高效环保粮食输送系统,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仓储设施体系。实施“仓顶阳光”工程,装机21兆瓦、年发电量2300余万度,年均减少碳排放约2.3万吨。目前,全省完好仓容达到870亿斤,仓储设施条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技术助力“科技保粮”。大范围的应用“四合一”科学储粮技术,全省应用环流熏蒸系统仓容485.8亿斤、粮情测控系统仓容549.2亿斤、机械通风仓容604.4亿斤、实现低温准低温仓容158.6亿斤,安装菱镁板67.8万平方米。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粮食损耗,经测算,全省储备粮从入库到出库的综合损耗率降至0.42%。

  (三)运输环节降耗减损。发挥“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通道”交通优势,推动公铁水联运,水运成本比陆运成本减少三分之一。改善运输设施,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粮食物流装备和大型机械化出入库设备,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单车装卸效率提升2-3倍,减少人力成本。注重发挥大型合作社收割主力军作用,实现田间地头粮食整车运送不落地、产后服务中心烘干、集中运输到粮库,减少运输损耗。

  (四)加工环节转化减损。小麦、玉米、大豆、高油酸花生油、副产物食用资源开发五大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85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助推成果转化,制定13项团体标准,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科技助力行业走上高水平发展“快车道”。支持企业实施设备升级改造,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推进适度加工。发达集团研发“六皮九心三渣两尾”制粉工艺,出粉率增至79%。玉皇粮油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副产物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探讨研究,实现精准适度加工。强化绿色循环,小麦链条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循环,产品600余种;玉米链条原料综合利用率98%以上;大豆链条开发产品210余种。中裕创新打造“三产融合、绿色循环”小麦全产业链,成为山东首个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

  下一步,我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局部署要求,逐步建立法治保障健全、绿色发展引领、健康消费导向的粮食减损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粮食减损产后服务提升行动,巩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粮食减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动粮食仓房升级改造和高标准粮仓建设;深入开展粮食减损产业效能提升行动,实施“粮芯计划”,提升粮深加工转化率、循环利用率,降低加工环节粮食损耗;深入开展粮食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齐鲁粮油”“六进”系列活动,通过粮食科技活动周、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等组织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宣传,大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感谢王伟华局长的介绍。下面,请杜玉杰副市长介绍滨州市坚持科创赋能,打造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滨州实践”等有关情况。

  今天,中央、省、市的媒体朋友汇聚滨州,共同参加“全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此,向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多年以来给予滨州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滨州是粮食主产区和全国粮食加工转化大市,粮食种植培养面积880万亩,总产370万吨,人均粮食产量列山东省第3位,粮食年加工转化量1500万吨以上,稳居山东省第1位。作为首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授牌的“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循环融合、惠民安全”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滨州模式”。2022年,全市5家粮食加工公司出售的收益过百亿(西王集团506亿元、香驰控股330亿元、三星集团161.57亿元、和美集团160.8亿元、渤海油脂142亿元),2家粮食加工公司入选中国500强(西王集团、渤海油脂),医用葡萄糖占全国市场占有率的85%,赤藓糖醇产能全球第一。

  习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滨州市深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探索“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管理、全过程增效的节粮减损“滨州实践”,以“五端协同发力”添彩“千亿粮城”,进一步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坚实防线。

  一、在生产端,以“定向培优”促进丰产增收。围绕种子、技术、土地三个关键环节,强化科创引领,依托三大国家级粮食科创中心,完成粮食领域研发类项目155项,解决企业急需科研难题48项,申请专利172项,探索形成了“市场有需求、平台搞研发、成果快转化、产出见效益”的良性科研运行模式。一是选育研发培“良种”,成立程顺和院士工作站、山农大田纪春育种团队等院士领衔的科研队伍,集中攻克一批关键育种技术,自主繁育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12个,推广优质小麦订单种植300万亩,年节约加工原料成本5亿元。二是挖掘产能提“良技”,探索盐碱地作物开发种植,全省首创“双深双晚”种植技术、“全幅播种”种植模式和“选种降容(重)增磷”改良技术,实施耕地保护质量提升和土地整治项目,累计治理改良盐碱地150万亩以上,推动玉米、小麦双季亩产量超吨。三是创新模式增“良田”,采取“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个企托管”等新型方式,建成高标准农田50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达70%以上,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获评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市。

  二、在服务端,以“精准配套”促进颗粒归仓。一是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探索“五统一”规模化经营(统一购置、管理、标准、调配、服务),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2023年麦收期间,机收率、机播率均达到99.9%,平均机收粮食损失率约0.64%,居山东省前列。二是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4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62.9%。开展“一条龙”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蒸蒸日上,全市农业服务组织达5097家,服务农户32万户。三是兜牢政策化保障,实行农机“先购机后补贴”模式,今年落实补贴资金1.95亿元,补贴机具1.37万台(套)。启动实施粮食烘干补贴政策,扩大阴雨等特殊天气“代烘干”业务,确保颗粒归仓。

  三、在仓储端,以“智慧管控”促进集约高效。一是改造新设施,提升仓储效能。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新建扩建10万吨政策性储备粮智慧粮库,改造16.1万吨政策性粮食储备库。指导农户科学储粮,自2017年以来,免费向农户推广经济实用储粮装具(科学储粮示范仓)1.5万多个,实现减损3000余吨。二是应用新技术,降低储粮损耗。大力推广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三合一”储粮技术,改善仓房性能,实行粮食分类分仓储存。近三年来,全市粮食综合损耗率0.4%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三是升级新系统,完善粮情监测。全面推动地方储备粮管理规范化、数据电子化、远程可视化,16个地方储备库全部完成智能化信息改造,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实现地方储备粮全天候实时监测的地市。

  四、在产品端,以“吃干榨净”促进高值利用。一是推动原料全值利用,普通企业加工一吨小麦生产面粉和副产物,产品总价值3700元左右,在滨州,小麦能“变”出谷朊粉、特级酒精、赤藓糖醇、膳食纤维、蛋白肽等10大系列500余种产品,产品总价值9140元左右,产值提高147%,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物尽其值。二是加快产品梯次开发,促进加工层次由浅到深、加工链条由短到长,把粮食从“田间”运到“车间”端到“餐间”。比如,玉米产业链条上,从玉米到淀粉、再到结晶葡萄糖、再到结晶果糖,依次分别升值1.2、1.57、2.93倍,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实现同等经济价值用粮减少。再如,大豆产业链条上,开发生产大豆蛋白系列新产品210余种,探索形成“初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健康食品”新型产业链。三是强化资源循环再生,加大副产物及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变“废”为宝、降本增效。比如,中裕食品利用废弃物液态酒糟,成功研发纯粮液态饲料,养殖环节“低成本”“零污染”,粮食增量达10%以上,年节约粮食2万吨以上。

  五、在供应端,以“多元供给”促进扩容提质。一是注重市场导向,增加方便速冻食品、休闲食品、小包装终端食品供给,开发高端团餐、主食产业化、社区便利店等业务。比如,丰香园等品牌芝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芝麻制品产能8000吨,营收8600万元);中裕食品高端团餐服务走进150余家国家、省、市机关事业单位。二是满足个性需求,推行自助餐、多餐少取、光盘行动等,满足差异化、多层次需求。比如,市内快餐店推行半份餐、小份菜等,倡树全社会节约爱粮的良好风尚。三是凝聚消费共识,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以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宣传,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比如,开展爱粮节粮、光盘行动等“六进”系列活动(进社区、进商超、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学校)50余场。再如,在央视推出的《希望的田野》《让每一粒粮食实现最大化利用》等专题报道,广泛传播节粮减损“滨州实践”。

  感谢杜玉杰副市长的介绍。如果有记者朋友想进一步探索相关情况,会后请与我局新闻办公室联系。

  习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下一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节粮减损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聚焦粮食储存、运输、加工等重点领域,强化科学技术、人才、资金支撑,凝聚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的工作合力,奋力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再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

合作案例

凭借过硬的品质,烘干设备被广泛应用

选择生产线,我们将为您免费定制方案

新闻中心

传递烘干机设备加工生产行业资讯